訂閱: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東京教父——暗巷裡的愛的故事


46歲、2010年癌症過世的今敏導演,在大學時代就已經出道成為漫畫家,畫了五部漫畫作品;後來今敏成為動畫監督,主要在做的是動畫電影,《東京教父》是他的第三部電影作品,並且據說風格上是迴異的、或者該說「新嘗試」?有人認為《東京教父》是瞭解今敏電影的入門作品,我覺得相當奇怪,因為既然是一個手中作品裡的「另類」,怎麼會是入門之作?我猜想大概是因為《東京教父》表達內容較為簡單,而其他作品劇情則相當深奧難懂,這種「易—難」的差別,讓人誤植為「入門—進階」的關係吧?我目前也不確定,因為我還沒有機會看其他今敏的動畫,《東京教父》是我對他的第一次接觸*1。

這部2003年上映的《東京教父》,故事環繞在東京街頭幾位街友(或者稱為遊民、拾荒者、流浪漢)身上,因為在廢棄堆裡撿到嬰兒,而展開一場尋找嬰兒父母的驚險旅程。鏡頭裡最令我感到新鮮的是,角色們的表情都相當豐富誇張,這在日本動漫裡相當少見,這種誇張、長時間停頓的表情展演方式,與講究表情的迪士尼跟皮克斯這些美系動畫比較接近(他們甚至會找表情顧問,例如專門研究臉部情緒的心理學家Paul Ekman),但還是略為不同。某種程度上,這為此種較為生硬的劇情添增了不少歡樂的色彩。

故事呈現的是,隨著尋找嬰兒父母,而理解、發掘、回憶自身原本親情(家庭)的過程;主角三位街友成為街友的原因,都跟家庭有關,因為寵物失蹤生氣而刺傷父親離家出走、因為賭博與酗酒愧對家人而逃離家庭、因在人妖酒吧打傷客人以及老相好過世失意而自覺應該離開(某種程度上,人妖酒吧也是一個家,酒吧的「媽媽桑」設定提醒了這點);現實世界中,成為街友的原因也相當多元複雜,但社會往往相當單一地理解為「不願意工作」、「好吃懶做」,讓街友蒙上了一層污名,也成為社會最底層並且往往不被關心的群體*2。

《東京教父》在整個故事的設計上影射了不少宗教元素,在耶誕夜撿到的核心嬰兒就象徵了耶穌,有超強的運氣(一堆偶然出現),街友三人象徵了聖經中的賢者,而故事中也出現了天使幻想,然後被流浪漢「相當現實」的選擇氣炸(流浪漢被打到重傷躺在地上,天使問他要選擇神奇魔法,還是要救護車,流浪漢選了救護車;這幕很有意思,大概算是一種黑色幽默);再加上《東京教父》這個片名,也是源自宗教(不是黑手黨的教父,而是基督教授儀式授與名字的那個人),這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一種諷刺。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將街友描繪得相當人性,而我也相信,實際上街友跟一般人,在情感、友善、建立互信關係等等面向上,都是相似的,他們在心靈上並沒有特別不一樣,他們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只有面對的困境比較險峻,或者各種方面(感情、工作、家庭等等)的失意而已。除此之外,故事也納入了有錢人、來自落後國家的外籍移民、一般人(司機、三姑六婆、醫生等等)、人妖酒吧的人妖們、最後的那對男女,這些角色都有著互助面的正向描繪,連討債集團份子也因為保護老闆而中槍,大概只有毆打遊民的混混是故事中唯一表現不好的角色。

《東京教父》故事簡單而不失觀眾得以思考的深度,呈現不同於一般人視角可見的世界。另外,故事的細膩細節捕捉起來也相當有意思,比方說他們撿到嬰兒而猶豫在收養、給警察之間,最後決定要找嬰兒的父母,這過程牽涉到很有趣的情緒、經驗跟立場問題,但其實這部分在劇情裡呈現起來並不直接,如果有時間一段、一段故事停下來仔細想,或許可以看到很多原本沒看到的東西也說不定。(DUST,2012/01/16)


—————

〈注釋〉

1、我的另一個猜測是,也許《東京教父》真的是入門今敏的作品,因為監督真正的工作可能是在畫面呈現上,而非劇情、故事的內容本身,這跟監督沒有關係,所以難懂或易懂不在於監督表現的差別之列;如果是這麼回事的話,我大概就能理解《東京教父》作為入門作的理由:觀眾不用去在乎、思考艱澀的劇情(因為劇情簡單),而直接能看見今敏的手法特色。但這樣一來,所謂的「迴異」、「新嘗試」就不存在,因為今敏「作的功」是一樣的,差別只有設計劇情的人,這無法說是今敏在《東京教父》有了不一樣的做法。

2、理解街友工作狀況的最初步,至少要知道街友通常很難有穩定的工作機會,因為無家可歸、沒地方洗澡、年紀大,都是一般業主不願意雇用的原因。另可參閱:〈人間異語:我不懶,是工資養不活自己〉

0 回應:

張貼留言

Blogger的留言系統,偶爾會暫緩顯示新增的留言,偶爾則會直接誤判為垃圾留言(這個功能還關不掉),甚至也有謠傳會直接就讓留言消失不見、從雲端扔掉。

所以請留言者留言時,務必「先行將留言內容複製備份」,以免失敗。我也會定期巡視後台的垃圾留言,把不該變成垃圾的留言重新恢復顯示。若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