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麻醉科醫生——「就是該這樣用!」


「青年漫畫」簡直像大藏寶庫,每次去漫畫店都會找東立的青年系列,或者其他出版社一些看起來比較不中二的書名,往往能挖到我會喜歡的作品,嗯,畢竟我也是青年人了,老了之後口味比較重,什麼都吃得開也說不定(這讓我想到這則四格)。這次我挖到的是中生白亜的《麻醉科醫生》,是一本頗具知識性的漫畫作品,而且簡顯易懂,好像一下子就能掌握麻醉科醫生的工作細節,目前中文單行本應該是出到第三集。

《麻醉科醫生》相當有議題企圖心,中生在附錄漫畫有提到,在她剛開始想到要畫麻醉科醫生的故事時,市面上的醫生類漫畫並沒有提到這個特殊的醫生科別,社會上也對這個科別不熟悉,甚至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所以她想藉由漫畫來跟世人介紹麻醉科醫生,並且訴說這種醫生在職場上的困境。不過等到他畫好了、漫畫書出版之後,麻醉科醫生的話題早就在社會上沸沸揚揚,報紙跟連戲劇都有出現,讓她相當囧。

麻醉科醫生在日本只有八千多人,而且勞動環境相當嚴苛,一些醫院早上八點上班,直到晚上十點甚至更晚,麻醉科醫生才能結束工作,因為全醫院各科別的大小手術,都會需要用到他們,除了施以麻醉,在手術進行中,也必須時時刻刻注意維繫受術者的生命狀況,並做各種因應身體機能變化的處理,外科醫生開刀多久,麻醉科醫生就必須有多久的時間在手術房。而且,醫院常態的開刀人數似乎比我們一般大眾所想像得還多不少。

這種醫生之所以被獨立出來,是因為外科醫生在進行手術時無法完善顧及生命跡象的維繫工作(麻醉跟麻醉的前置作業也需要不少心力),這是一種專業分工的作法。台灣也是以此模式在做,不過聽說台灣目前尚未討論過麻醉科醫生的勞動狀況,我原本以為是環境跟日本不同,台灣不會像日本這麼糟,不過聽學醫學的友人轉述,台灣麻醉科醫生是冷門科別,肯定有跟日本相同的問題,我試圖在網路上找相關資訊,還是一無所獲。知名作家侯文詠也是麻醉科醫生背景,這樣一個高批判的作家,如果都沒有提過麻醉科醫生的情況,我猜想也許台灣真的不那麼嚴重,又或者他著眼於《白色巨塔》的整體性批判也說不定(我還沒看過這本書)。

這部漫畫作品談到一些艱苦的歷程,不過故事女主角(這樣說好像意味著還有「男主角」,不過其實沒有,她就是核心主角)卻不斷被努力的醫生與病人感動、或者找到自我職業的使命與榮譽感,來回在失志跟奮發之間,真的超辛苦(笑)。故事內容還滿有趣的,不會枯燥,劇情推進偶爾也有令人深思的觀念跟對話,很多有道理、讓我覺得相當感動的部分,都是頗新鮮、未曾思考過的面向,我相當喜歡。(DUST,2012/01/12)


0 回應:

張貼留言

Blogger的留言系統,偶爾會暫緩顯示新增的留言,偶爾則會直接誤判為垃圾留言(這個功能還關不掉),甚至也有謠傳會直接就讓留言消失不見、從雲端扔掉。

所以請留言者留言時,務必「先行將留言內容複製備份」,以免失敗。我也會定期巡視後台的垃圾留言,把不該變成垃圾的留言重新恢復顯示。若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