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農夫發的四人の便當


黑澤明的《七人の侍》算是經典名作,是五、六十年前拍的電影,而在2004年被改編成動畫《SAMURAI 7》,差別是一個是真人電影、一個是動畫,以及一個沒有機器人、一個有。我不知道原作電影是否真得很厲害,因為我根本沒看過,不過我沒有很喜歡動畫的內容,我覺得故事太直接與沉悶,沒有現代動畫會有的細枝末節,而是懸著主線一直線式地進展,各個角色的過去與思想皆沒有著墨太多;但是,這種故事有個好處是比較符合「現實」,那種貫穿時間與各種經驗的故事,跟我們在現實中會體驗到的不一樣,這點我在《快要壞掉的八音盒》評論*1中也有提過。

《七武士》*2在講的是,日本大戰後沒落武士成為山賊威脅農民、商人崛起成為權勢者,武士因為戰爭結束而不再被需要,底層的農民無法忍受山賊轉而向仍抱有理想的武士求助的故事。故事脈絡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半部是某農村居民往城市尋找武士,並且拯救了自己的村莊;後半部則是故事核心的武士們繼續挑戰整個問題結構的根源:「跟山賊勾結的統治者商人」。

黑澤明在故事中似乎放了兩個可以思考的話題:第一個是農民為自己的家園奮戰、被訓練為戰士,第二個是身為武士該有的覺悟。農民下海打仗是必要的嗎?如果敵人數量不多,通通交給武士是否是可以的(符合某種道統)?以及,武士要承受殺人的罪惡感,逃避與慌亂是不行的?為了農民豁命拔刀,與為統治者賣命,從武士道來看有高貴卑賤或對錯之分?

我幾度懷疑黑澤明塑造的七武士中並沒有任何一位是「武士的典範」,因為每個人都有缺陷,長得像耶穌的那個武士頭頭勘兵衛本身就是個失敗者,並且自稱自己已經死了,但看起來他應該是七個人裡面最接近武士典範的角色。從這點設定來看上面提出的問題,我們就更難摸清楚黑澤明對那些問題的回答會是什麼,這還挺耐人尋味的。

故事的戰鬥相關設計滿誇張,有帥氣的巨大機器人卻不禁不起武士刀砍擊、造型詭異的母船、用武士刀可以把光束彈開切開、中二的勝四郎莫名其妙功力大增、原本敵對關係的久藏瞬間就倒戈;不過,結局的大戰算是頗精彩的,視角與形式豐富多元。然後七個武士其中四個被發了便當,剩下的三個人餓肚子,菊千代是跟戰艦定高支悲壯死的,五郎兵衛跟平八是意外被敵人幹掉,久藏則是帶賽被自己人誤殺;看起來都是戰爭的常見死法,死掉一半的主角完成任務,這種不上不下的結局氣氛顯得很尷尬;但也許,「現實」就是這個樣子,是勝利必然要的犧牲。(DUST,2011/10/02)



—————

〈註釋〉

1、詳見:http://1987dust.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19.html

2、不管是電影還是動畫,中文作品的翻譯都是《七武士》;為了方便起見,這篇文章所提到的《七武士》都是指動畫版。

0 回應:

張貼留言

Blogger的留言系統,偶爾會暫緩顯示新增的留言,偶爾則會直接誤判為垃圾留言(這個功能還關不掉),甚至也有謠傳會直接就讓留言消失不見、從雲端扔掉。

所以請留言者留言時,務必「先行將留言內容複製備份」,以免失敗。我也會定期巡視後台的垃圾留言,把不該變成垃圾的留言重新恢復顯示。若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