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魔都諜戰:《閃光的夜襲》


手塚治虫開創的有限動畫方法,確實令日本動畫開枝散葉蔚為大觀,當中粗製濫造劣質品卻因此所在多有。如果日本人願意少一些騙錢貨量產,將多餘資源集中到值得挹注的優質企劃上,某些整體評價平平的作品,想必更能精益求精,提昇為令人回味的佳作。

《閃光的夜襲》(閃光のナイトレイド)就是個例子。本質上,這是蠻不錯的原創動畫,不但題材具充分獨特性,情節本身也有意思,音樂表現堪稱優良,文場分鏡也十分成熟富有情感,壞就壞在動作場面。本片原畫張數之少,讓我不禁以為製作組經費預算都用到外國語指導上了。「主角群各人有獨特超能力、彼此互補應付各種狀況」的設計,明明應該很有創意張力,卻因為原畫和補間的匱乏,使當中武戲完全欠缺動感。演出雖然已經在單張影格上費盡心思--包括人物肢體力求漂亮、高速縮放畫面營造速度感等--只能說是不無小補,對整體大局而言猶是欲振乏力。偏偏櫻井機關的特務活動總是需要追逐、格鬥、區域槍戰,衝突武打不可避免,僅僅低成本的有限作畫,令人看得食之無味,寧願多演一些角色間人情往來的互動交流,或從各個不同角度敘述歷史大時代的變化,要更有趣的多。


時空設定在九一八事變(日本稱為「滿州事變」)之前的上海跟東三省,真的頗具挑戰性。畢竟是敏感的侵華戰爭前夕時局,政治話題沒有妥善處理的話,恐怕日本中國兩面都不討好。若過於拘泥在虛構的事件安排,又有輕忽歷史真相、時空設定失去意義的疑慮。藉由想法各異的人物安排,和有意為之的時間斷代,編劇順理成章避開軍國主義塗炭生靈的歷史事實。九一八事變後偽滿州國成立,已經是《閃光的夜襲》的最後章節,因此不至於看到七七往後的華東血戰,省去右派的無理批評(編劇明顯是自由主義者,若寫到東條英機登場,很難想像那面目會有多猙獰)。

時值軍國主義逐漸高張的年代,伊波 葛出身武人世家,一心忠君報國一絲不苟,有關征華解決內需的主流國策不表意見,是說一不二的軍人性格。同樣為主角之一的三好 葵曾經遊學歐洲,思想開放,對強權租界殖民不以為然,私底下主張民族自決。編劇並不特別傾向哪種立場,正呈現出當時候思想百花分歧的實況。即使高千穗 勳的「大亞細亞主義」,和策動九一八的石原莞爾路線看似相同,仍有其微妙差異。這種種見解上的衝突和論辯,應該就是本劇最值得一看之處。

遺憾的是,有關思想大多著墨不深,高千穗 勳並未明確指出大亞洲主義跟日本關東軍侵略殖民政策的差異,形成意見矛盾(你一面鼓勵亞洲諸國獨立,脫離西方宰制回歸東方,一面又在已經獨立建國地區(中國)搞恐怖活動?);石原莞爾的「世界最終戰論」以及其進行九一八的真正目的(解放滿蒙地方部族,形成自立於漢族為主的中國以外之獨立國家),也沒能詳細申說,顯得他跟統制派的東條英機像同個路線似的。也許考量到加重過多政治歷史的元素,難以吸引一般觀眾。只是略嫌片面的思想論見,仍讓人感到可惜。

另一點更可惜之處,在於歷史與原創故事交互反應的缺乏,也就是翻案趣味的不足。櫻井機關是由少數超能力者組成的特務組織,前期以上海,後期以東北為中心活動,與國民黨、中國地方軍閥、英國特務,以及本國關東軍等檯面底下較勁同時,暗中影響著歷史的脈動。光是這基本設定,就足讓人滿腹期待興味,等著看編劇如何讓虛構人物們活躍在實際歷史進程中,處處牽連著時局變化又不著痕跡。櫻井機關卻沒能如預期一般發揮影響力,主角們經手的仍是些不被史料記載的支微末節,或虛構事件。真正動盪世間的大局面,像是九一八、滿州國溥儀登基等,除了天外飛來一筆的預言者之外,都沒有他們插手的餘地。這雖然說明主角們「除了有限的超能力之外,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的侷限,卻實在令人不痛快。特地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故事架構,似乎也沒有非得如此不可的理由了。


大事件的組織表現雖然偏弱,《閃光的夜襲》最用心的地方竟在毫末。動畫公司特別請來漫畫家上條明峰負責角色設定原案,表現確實亮眼。上條明峰作為一名漫畫家,敘事功力只能說非常差勁,但若只光看作畫,其人物是真的還畫得不錯。製作組取其長處只進行人物規劃,形成的正是劇中俊俏男女賞心悅目。至於故事,自不勞煩畫伯越俎代庖。

另外,監督對重現故事當時候時代文化氛圍之用心,從一開場的諜對諜戲份就看得出來:被暗中追蹤的葵,與前來盤查質問的小盤軍火商兩兩對峙,說出口的竟然是中國普通話!如軍火商或營房壯丁之類小配角,多請華人配音,說的是地道中國話,更絕的是如吉野裕行、浪川大輔等聲優,竟然也要在主角們同華人說話的場合配中文,真是非常有趣。雖然聲優群臨時苦練的中國話怪腔怪調,拼音倒都還算正確,讓人忍不住感嘆聲優的辛苦和敬業。

還不只是中文而已,在英國租界點餐,或同英國特務交手時候,配音需要英文;想從德國音樂家身上套情報,配音需要德語。透由多種語言曖昧交錯的表現,松本 淳成功建立三○年代多國人士混雜的上海魔都印象。其他像地方流行的點心、當時正熱門的小說情報(吉卜齡、江戶川亂步之類)、新興都市象徵的百貨公司、實體模型和上色照片的商業利用等等,都更具體地呈現出蕭條世道當下的列強瓜分租界,其繽紛多彩充滿想像活力的人間百繪。間以二胡主旋律的中國風音樂襯底,畫面上和服洋服漢服交相錯落,正揭示那新舊交替的魔幻年代如何斑斕、如何兼蓄時尚與懷古的浪漫之情。

文化風情之外,如我在前面提過成熟富有情感的文場分鏡,更是本劇一大看點。登場人物皆已成年,多的是大叔或軍人,主要角色通常含蓄內斂善於隱藏,即使心中波濤洶湧,表面上仍要裝作若無其事,讓別人信賴同時,也是為了保有個人真摯易感的小小世界,不容外人所侵犯。三好 葵之於他病逝的未婚妻,伊波 葛之於其嚴格而堅守榮譽武德的祖母,菀樹雪菜之於在大陸戰場上失去音訊的哥哥,編導從不讓他們在回憶之後顯出傷感。在吻合情境的音樂感染下,他們一個皺眉,或僅僅僵直地佇立良久,螢火蟲停留在靜止的肩上隨呼吸一明一滅,比起直接聲淚俱下懊惱吶喊,要更為寫實,也更能醞釀出餘韻無窮的意緒情思。

即使是只登場一回的角色,監督也未曾浪費,總有向心靈內裏拓深人物層次的感人描寫。克萊涅夫身為流亡德國的俄羅斯猶太人,不僅在小提琴上有出色造詣,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更近乎異能。眼看國內納粹反猶勢力日盛,為了換取家人的安定生活,身懷絕藝的他不惜冒險接受日本帝國軍諜謀請邀,以巡迴音樂會之名義,在演奏樂音間縫入暗號,成為助長法西斯蓬勃壯大的幫凶。

這卻不是他所要的琴聲。所以當葵破壞掉無線電機,阻止了演奏暗號的廣播後,克萊涅夫儘管心知任務失敗,反而更坦然地繼續未完的演出。不為任何心機算計,僅僅單純忘我地享受音樂的美好。輕盈卻又略帶小小憂鬱的小調快板,讓葵想起心愛的未婚妻,曾經有過一同練琴的幸福歲月,和灰暗大雨之下,令人難以置信的墓碑。在弓弦與琴箱共鳴鼓動間,克萊涅夫隨音樂穿越時光,回到他跟著父母流亡的少年時代。暴雪鋪天蓋地襲來,克萊涅夫也不以為苦,溫暖的笑著迎向冰雨,只因為爸爸媽媽就在身邊,因為小提琴就抱在他懷裡。

時移境遷,他再也無法純粹為了快樂沈浸音樂之中。至少在這短暫的斷電一刻,他才能忘懷一切權謀狡詐,把全副心思專注於指法、弓法、把位、音調、和弦、節奏,與回憶,想念那曾經物質匱乏、但精神真正富足的美麗往昔……。(NT10,2012/04/20,同步發表於Twinkling of an Eye in Akashic

0 回應:

張貼留言

Blogger的留言系統,偶爾會暫緩顯示新增的留言,偶爾則會直接誤判為垃圾留言(這個功能還關不掉),甚至也有謠傳會直接就讓留言消失不見、從雲端扔掉。

所以請留言者留言時,務必「先行將留言內容複製備份」,以免失敗。我也會定期巡視後台的垃圾留言,把不該變成垃圾的留言重新恢復顯示。若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