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重新謹慎地思考御宅族——RE:〈跟御宅族作對,保守主義吃屎吧!〉
我們的fb社團真的是人才濟濟,動漫向上的創辦人跟核心幹部、美漫的專家、漫革會的核心幹部、寫連署信的個人行動者、撰寫御宅族自律守則的個人行動者、動漫研究兼媒體人、前漫畫雜誌編輯、人權研究者、同人誌畫家、同好性質的動漫團體創辦人、幾位有學有術的哲學社會歷史領域的專家、好幾位香港朋友、關心社會並有豐富社運經驗被我拐騙近來的幾位朋友、好幾位思慮清晰有獨到見解的動漫迷,最後極誤動匙的作者也都在裡面。
作為一個動漫話題的fb社團,總覺得這樣怪怪的,好像命中註定要推我們去哪裡一樣;開社團的初衷不過只是想推廣動漫評論兼聊動漫文化,結果動漫評論還沒萌芽,文化批判已經一副快要開花的樣子,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我玩笑地想著:「那麼,不如來革命吧?」
疑似自賣自誇老王賣瓜,其實是想分享一下關於上一篇文章:〈跟御宅族作對,保守主義吃屎吧!〉的一些新的、與補充的想法,這個補充來自於fb社團裡的神秘人所做的回應,是相當重要且容易令人忽略的觀點,我想在這篇文章裡用我自己的話重新說明分享給大家。
在介紹神秘人的觀點之前,我先補充一下,關於先前那篇文章我試圖提出的訴求之一:「御宅族」不同於「宅男」(其實也應該包含宅女,不過這社會上比較少提到),我與同樣在社團裡的Johann Chang私底下也稍微討論過,包含Johann Chang在社團中所貼自己寫的短篇論文:〈我是阿宅,我是誰?〉,可見我們之間對「御宅族」與「宅男」的看法有些歧異,初步理解上,Johann Chang偏向從御宅族的自我認同,來判斷部分御宅族同樣也擁有宅男的認同(以及反過來的例子),再加上「宅」字在國內的演進、混義,進而主張其實兩個概念不須或不應加以區別。
我覺得這個觀察是對的,不只Johann Chang,國內的動漫研究者余曜成也在其研究中指出,動漫迷時常對「御宅族」一詞作出相當正面的詮釋(會從三隻眼談起),但一被提及如社會退縮、繭居,甚至是隱蔽青年,卻又避諱撇清;這並非余曜成一己之見,不少動漫研究者都持著類似的看法,雖然沒有談得很直接,但其實看得出他們背後的觀點:「動漫迷或多或少擁有這些邊緣人的特性,但動漫迷們不加以正視。」
以前我也在其他動漫社群以及御宅族文章中論述過,御宅族(尤其單指動漫迷)擁有宅男的特質是「容易發生的」,理由在於「所專注事物的性質」與「興趣的行為模式」就是會導向類似於宅男(一部分的特質)。
舉例來說,錢會投注在動漫周邊,自然很難有餘裕去追求流行與打扮;又舉例來說,時間會花更多在動漫上,重要休閒娛樂就是它,空餘的時間追番補番必須待在家裡,並且比較不願意接受友人外出的娛樂邀約;又舉例來說,聊得開的朋友多半是動漫愛好者,所以如臉書或噗浪上的好友名單,通常也是圈內人居多,形成一種與外人擁有隔閡感的狀態。當然我不是說「一定如此」,這只是一種「相關性判斷(A與B時常一起發生,而非A導致B)」,並且大家可以推測、理解,甚至經驗得到的。
雖然即便如此認識御宅族文化,我還是在〈跟御宅族作對,保守主義吃屎吧!〉中主張兩個概念應該分開談,原因在於肯定會有「御宅族≠宅男」的這種例外,這些人很衰,明明穿著潮得跟明星一樣、哈韓哈日打籃球在海灘把妹、天天往外跑陽光健康得很,身為動漫迷卻一同被汙名成「宅男」。也因為類似這樣的人存在,「御宅族可視為宅男」這樣的定義就出了紕漏,那套相關性的判斷也不過就是相關性而已,要做為一個群體的「定義」顯然過於輕率。
分開談可以讓定義區別清晰得多,也有助於釐清偏見,這就是我文章訴求的目的;但是,如果宅男的行為處事態樣,就是御宅族深刻文化的重要部分(如同熱愛萌、參加同人誌慶典、聽動畫歌曲、收藏美少女黏土人或機器人模型,也是御宅族文化重要的部分一般),這種劃清可能就缺乏公允了。我們當然不會說御宅族就一定是「熱愛萌」,但「熱愛萌」卻是御宅族重要的文化、是需要被正視與認可的,那麼「宅男特質」呢?我不確定,讀者應該自己想看看。
偏見與歧視的處理是重要的,綜觀對黑人的歧視、對女人的歧視、對老人的歧視、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對同性戀或跨性別者的歧視等等(或者偏見),都會有著類似的脈絡:「OOO是怎樣怎樣」、「XXX應該如何如何」,這是社會大眾、有詮釋權的人給予這些人的期待、理解、印象,甚至是要求。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看見許多例子是,群體中有些人真的就是如同描述的那般,又或者這些人自證預言地展現了那些描述的行為態樣,但你永遠可以找到例外,他們本來就不符合描述、或者認為描述不合理進而不想符合描述,如矯健的老人、陽剛的女人。
御宅族差不多也遭遇到類似的情況,造成了一些人極大的痛苦(被霸凌、嘲笑,我遇過真實例子),即便可能不是這麼明顯、直接地來自偏見的言語,其實源頭也都一樣(御宅族還要面對另一個偏見源頭:「動漫是小孩子看的」),社會對御宅族的歧視,該處理且是對御宅族而言的當務之急,這個議題應該被充分深入討論,讓幾乎停滯於「探討御宅族概念的起源」儘快結束,進入下一個階段才是。
我把兩個概念分離,在之前的那篇文章裡進一步過度主張「御宅族不是宅男,兩者概念不相重疊」,試圖為那些是御宅族但沒有宅男特質的人發聲。但欠缺縝密思量之下,神秘人在回應中提醒我,這麼做可能會讓主流所持的偏見再度複製、連自己人都認同了那種偏見,我才恍然大悟:「對啊!我怎麼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神秘人的提醒,讓我想到幾年前曾經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熱門轉載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位同志(我不大確定,也可能是直同志),他主張同志們並沒有如同社會大眾所持的偏見那般,盡是娘娘腔、反串、變性的那種樣子,多數同志都跟正常人一樣,這種偏見是錯的,同志們該被平反。這篇文章看起來很有道理,所以被熱烈轉貼(可惜我努力在網路上找這篇文章找不到,沒有好的關鍵字毫無所獲)。
然而,該篇文章下方有一位關心此議題的人打了篇反對回應,大意是說,那些娘娘腔、反串、變性人才是真正弱勢的人,他們不僅被社會歧視,還被圈內人如此進一步排擠、切割犧牲以尋求社會大眾廉價的認同,娘娘腔、反串、變性人又怎麼樣?他們也不該被歧視,在你們這樣切割之下,也只是認同了主流價值認為「那樣不好」的意識形態,你們正做著社會大眾對你們做的同樣的事在另一群人身上。
御宅族的切割也許正類似如此,更有甚者,挑明批鬥那些不安分、做錯誤示範的御宅族(明顯的例子如爽哥、親吻莉洋的人、甚至是拍短片訴苦的人),認為他們在製造大眾對群體的不良印象;這也許應該重新被討論,這些行為是否正是御宅族的文化呈現?它是否真的不好、傷害了人?還是其實只是主流價值加諸的偏見而已?
這些細緻的討論,在御宅族文化裡尚未出現,但是在其他弱勢群體價值(如性別人權、多元情慾等等)的反抗聲浪中,內部已經有強而有力的先進共識,動漫迷們,如果欲為自己權益做伸張,參考其他團體的想法不乏是一個思路支援。
我想提醒,日本御宅族接納了他們國家的宅男與家裡蹲,他們同流合汙,一起捍衛自己的權益,我們也許應該重新了解自己、以及所處的群體,正視一切才是。(DUST,2012/06/3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回應:
切割犧牲阿...我還真的一直忽略了這個重要的問題。
我一直認為"跨文化圈"是一個導致動漫遭致不平等待遇的主因,因為再怎麼說,若是一個社會長久以來的主流道德與一個外來文化發生衝突,對外來文化通常都是不利的,除非它夠強大。因此對於改善動漫在台灣的處境,我一直非常不贊同硬碰硬
我對動漫的期望,只是希望它被視為與其他娛樂文化平起平坐的"文化"。有歧視、有褒貶、有潮流,這才正常。但對大部分的圈外人說,他只是一個"陌生"的文化,而非立刻會勾起許多負面印象,我想這部分媒體與動漫迷都脫不了責任。
所以D大既然覺得我們正缺乏細緻的討論,快多發點討論串吧XD
匿名:
「有歧視、有褒貶、有潮流,這才正常。」這我倒沒想過,有意思,各種批評與風潮該抓多少程度才能成為正常,這應該可以研究看看。
討論串的話,歡迎到fb社團來玩~。
張貼留言
Blogger的留言系統,偶爾會暫緩顯示新增的留言,偶爾則會直接誤判為垃圾留言(這個功能還關不掉),甚至也有謠傳會直接就讓留言消失不見、從雲端扔掉。
所以請留言者留言時,務必「先行將留言內容複製備份」,以免失敗。我也會定期巡視後台的垃圾留言,把不該變成垃圾的留言重新恢復顯示。若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