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這部動畫電影,是我去年去電影院看了《靠岸》之後,在網路上一篇對《靠岸》的名評論裡看到的介紹,跟《靠岸》一樣是使用FLASH技巧,當時一時好奇就想去找來看,結果一直放著,直到現在才拿出來。《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是一部紀錄片,這讓我有點意外,紀錄片的動畫還第一次聽到,以色列籍的導演Ari Folman以拍紀錄片起家,後來拍過劇情長片跟電視劇還有一些戰爭紀錄短片,並不是一位專業的動畫導演,他提到《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用動畫呈現的理由,是因為真人紀錄片呈現的畫面相當有限,動畫可以突破這個框架。
紀錄片的本質就是用影像紀錄真人真事,所以《與巴席爾跳華爾滋》的內容,都是以真實的採訪來製作,也聽得出來,人物對話大都是找當事人直接訪問錄音,並且把受訪者的肢體與表情,都轉換成動畫呈現。會這麼推測的原因是因為,作品採訪畫面的語氣跟說話的內容,那些自然語境*1的細節,以及人在思考、說話時會有的停頓跟非語言行為*2,憑空創作或以改編的方式是不大可能掌握得這麼全面。值得一提的是,導演本身也是這個紀錄事件的經歷者,所以他自己也會在動畫中出場。
故事是在描述以巴衝突之下的歷史支線發展(我不確定這樣定位妥不妥當)——黎巴嫩的種族與宗教衝突,在一位追求和平的總統(巴席爾)被恐怖攻擊做掉之後,以色列趁機介入,而間接引發黎巴嫩內部矛盾產生的宗教大屠殺事件:貝魯特大屠殺。看這部作品前,最好去複習一下中東衝突的歷史,因為動畫裡不會講,而那個大屠殺事件是很好的關鍵字,或者,查詢本作的作品名稱也行,這部片得了相當多國際大獎,評論與介紹數量不在話下。
作品內容環繞在導演自身回憶參與以色列軍隊,到黎巴嫩見證大屠殺的過程,因為涉及到心理受創的關係,這段記憶不清晰,所以他去探尋當時軍隊中的夥伴跟心理醫師,試圖還原現場、釐清幻想跟真實。《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不直接去碰觸或評論整個事件的宏觀情況跟歷史意義,所以只會看到導演以及受訪者(有一位是戰地記者)週圍發生的事:一些個別遭遇的戰爭事件過程。
對某些情境之下射殺敵人不為所動,卻又產生了心理受創的軍人們,他們對戰爭的想法並沒有這麼一翻兩瞪眼;以及,前線的軍人,對於整體作戰的意義與完整面貌,通常都不清楚,只是在一種接受命令,以及避免己方死傷的情境之中保護自己與執行任務。我想這些會是對本作值得觀察思考的部分,戰爭之於軍人,那種人性邊緣的面貌,反映了和平與性命是多麼珍貴的東西。
劇末導演回憶起在戰場上目睹了被屠殺的倖存者哭喊與難過的樣子,其造成的心理衝擊,以及心理醫師朋友的提問:「你只是放了照明彈,明知這是幫屠殺者夜晚可以順利進行任務,你卻還是處在旁觀的角色,什麼都沒做,但那跟你親手殺掉那些人沒兩樣,是嗎?」身為當事軍人的自我究責,以及導演在片裡自己講到的「用拍電影的方式療傷」,我們看見了導演對事件的思緒,淡淡地、感傷地,融入在一小時半兩三種色彩的《與巴席爾跳華爾滋》裡。(DUST,2011/11/20)
—————
〈註釋〉
1、見拾元寫的〈比情節更基本的形式問題:《漂泊的湖》〉,與其回應部分。
2、非語言行為:心理學概念,指人的情緒會不自覺表露在身體各個部位的動作上,跟「肢體語言」是類似的東西,但不一樣。肢體語言都是有意識(受認知功能控制)地由動作者使用,並且通常具有直接的意義,而非語言行為的意義則相對模糊,且動作時是不自覺的、自動發生的;換句話說,非語言行為的表現是「誠實的」,因為它不是由認知功能控制,只有由認知功能控制的表達才可能會「說謊」,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就在此。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回應:
張貼留言
Blogger的留言系統,偶爾會暫緩顯示新增的留言,偶爾則會直接誤判為垃圾留言(這個功能還關不掉),甚至也有謠傳會直接就讓留言消失不見、從雲端扔掉。
所以請留言者留言時,務必「先行將留言內容複製備份」,以免失敗。我也會定期巡視後台的垃圾留言,把不該變成垃圾的留言重新恢復顯示。若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