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誤動匙人物圖像手稿,我在台北某間西雅圖畫的,於2009/06/22。 |
前幾天友人阿茶小妹妹心血來潮想寫漫畫評論,問了評論可以從哪些角度著手,我回應了幾個最近常用的評論方向,同時也想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極誤動匙尚未開設時,我好像就寫過文本評論角度的介紹,想著沒意外的話應該是在裏想箱論壇動漫版開設的論戰前後寫的。
正好,我最近正在整理房間雜七雜八的文件,就翻到了那篇文章的紙本,它正是「巴豆吃它計劃」的內容(我在〈ABOUT/極誤動匙〉有提過這個計劃是極誤動匙的雛形,但雖說是雛形,其實規模比現在大且複雜得多,看完就知道了科科),我心想這篇文章已經在網路上不可考,而電腦裡之前也沒找到,所以本來打算湊著空閒的時間,再慢慢逐字打起來建檔,因為那篇文章對極誤動匙來說也相當重要。
我注意到文章裡說的評論角度其實只是分類地提一下,而且有點類似NT10在〈或許,深入觀測動漫畫的價值〉(本文請見:〈考古極誤動匙——《在「裏想箱」設立動漫版的可能性與意義》〉,裡面有)所寫的五個角度(我的版本是六個),功能上也真的就是方向的描繪而已,而非更細部的技術。我湊了些時間在重打那篇文章,打了快一千字,才在舊電腦「深處」意外找到了WORD檔,而且一連找到巴豆吃它計劃相關的三篇文章,除了計劃本身,還有一篇開會文件,以及一篇會議記錄,通通到齊。(DUST,2012/05/13)
我最早畫的極誤動匙自畫像人設,於2009/05/27。 |
—————
巴豆吃它——動漫評論企劃始動!
各位,久等了;在我跟BuDu,以及NT10與Money提起這個計畫至今,大概也過了一、兩個禮拜,因為最近變得有點笨,所以腦袋一直處於要嘛渾沌要嘛空白的狀態,以致於這篇企劃案一直構思不清楚。說是企劃案可能太嚴肅,不過我想不到貼切的詞來用,也許用「一個熱愛動漫的家裡蹲想搞革命般地找了一群人一起推廣ACG文化,並且走一條比較不常見的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首先當然是要介紹這個構想的來由以及基本的活動結構,並且促使進一步的討論,而這就是介紹文」來說比較適合。
這個企劃的起源是來自裏想箱的動漫版開設計畫,它被討論了很多,不過遺憾的是熱愛動漫的群眾並沒有支援這篇討論(我宣傳了不少地方),比較多的僅是私下支持,然後幾句話帶過。這讓我卻步(沒有打錯唷!是「卻」不是「怯」)了一下,因為搞不好大家並不對這種版塊抱持興趣,或者也許是字太多(該討論串很可觀,動輒都是千字程度的回應);這個動漫版開設計畫是走人文路線,概括地講我將它詮釋成「深入地討論動漫作品,而非資訊分享、宅來萌去的閒聊」。不過很多人並不把握它可以被經營成那種理想的樣子,而且認為很容易淪陷。
不管那篇討論中到底誰對誰錯,我重新思索這種討論版的可能性,得到了一個簡單的結論:「要引起討論多半得有爭議,動漫的深入話題也許本來就不是動漫愛好者習慣會注意的事。」換句話說,動漫的深入話題對大多數動漫愛好者而言應該是一種「新知識」,也就是看了之後會感覺:「哦,這麼分析還挺有趣的。」而非:「不對,我不這麼認為!」它會是一種被讀者吸收的東西,而不是會引起讀者想從事討論、回應的東西。事實上我在網路上看過不少深入探討動漫作品的文章,也幾乎都是這種情況。
作為一位論壇經營者,我其實不太希望一個版只有主題而沒有回覆,所以我有點放棄這個開設計畫;而緊接著的是BuDu與我一起經營繪圖式的部落格,後來BuDu有意開始畫四格,我就突然想到其實動漫的深入討論是可以以部落格形式來做的,我就跟他說:「我們來經營動評的部落格吧!並且把四格當作支線。」
動評(動漫評論)的部落格以創作(寫東西來發佈)為主體,它跟論壇的形式不相同(論壇是以討論為主體);雖然部落格的討論沒有像論壇那樣方便,但起碼部落格的討論還是有相當空間,這可以彌補少數討論的需求性。然而,從事這種創作性的部落格經營,當然需要願意寫稿子的人才,所以我找了NT10,以及有興趣的Money你們兩位,我們四位的共同點,就是剛好都是同屆的宜中畢業生,不過這應該不會維持太久,因為我相信我們還是需要找更多人來合作,一起灌溉這裡(不過其實也不是一定如此,這攸關到我們有沒有需要徵稿,以及是否需要更多人義務性經營)。
Money是拉我進御宅世界的關鍵人物,要不是有他,我現在可能是國立大學的學生,並且不會把第一次獻給超昂天使(誤);我們都各自努力在推廣動漫,並且深信不看動漫的孩子會變壞的人生道理。
NT10是個很老二的傢伙,他能寫出連我這種沒事落落長的傢伙都看得很吃力的文章,並且有強大的繪畫天份與對御宅文化的瞭解;一開始的動漫版開設計畫,NT10就是主要推手,在動漫評論的部落格經營上,我相信他也會是個比重很重的評論者。
BuDu是宅來萌去的好夥伴,立志當漫畫家,現在正在苦練繪圖技術,一方面也在接觸3D動畫製做的學習與創作;我們時常會喇賽各種動漫的話題,就在昨天,他給了我這系列影片(影片介紹請看維基:組曲《NICONICO動畫》):
看完之後,我很感動,特別是日本NICO NICO的阿宅們製做的回禮影片,以及600多位日本人合唱的場景,無法言喻的情緒讓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吽!這就是男子漢的御宅魂啊!!」
動漫是值得推廣的,不管我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然而,我想嘗試的這種深入的動漫評論,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抵抗主流文化的歧視,不管那樣的歧視是「小孩子在看的東西」或「很淺、沒深度又沒內容的作品」都好,我想宣稱的是:「動漫也可以像其他東西一樣,只是大家不常或不想或不習慣這麼做。」而現在這個任務,由我們來達成。
從事深入評論的另一個理由在於,分享更多面向給熱愛動漫的孩子們知道,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這些東西才是真正重要的,而是這些東西可能很多人沒看到,可以由我們引導出來,並且促使更多人能去注意到這些面向。簡單地說,我相信欣賞動漫作品每個人所獲得的知識(或者也可以說「做出的反應」)是不同的,例如很多人會對梅莉號燒掉那一幕淚流滿襟,或者少數人對AIR毫無感覺,我剛好相反;為什麼感動、為什麼對某段情節特別有想法,這都是可以與大家分享的題材,也讓更多人未來欣賞作品時,能用更多角度去享受它、視野更廣一點;這雖然不是必要的事,但起碼應該是好事、也是宅宅們樂見的事。
至於,為什麼會想放四、五格漫畫,有兩個簡單的理由;首先是不想讓部落格太嚴肅無聊,我們可以嘗試創作四、五格漫畫(可以多弄一些有趣的題材),設定好人物的基本樣貌之後,就由各位自由發揮;第二個理由在於,實現BuDu的夢想,BuDu提到四格是畫漫畫的基本功,我本身也對它有興趣,喜歡動漫的人多半應該會想要嘗試畫圖,我想這是一個讓各位訓練自己的不錯機會,當大家未來失業時,我們也許還能一起畫漫畫當漫畫家呢。
參與的各位也許不見得兩件事都做得來,這點沒關係,只要選一個來做就行了,不善長動漫評論就畫四、五格,不善長畫四、五格就寫動漫評論;但理想上,還是希望大家多多嘗試兩邊做,這樣才能讓部落格豐富起來。
談完了上面胡亂湊的東西後,進入比較具體的部分;首先是,對於動漫評論的內容,我大致勾勒了幾類主題:
1、劇情評論——如分析故事漏洞、故事與現實世界的投射、討論故事中提到的議題(比如說,什麼是正義、誰才是對的、某某某說的話有沒有道理)、預測劇情發展、猜測作者在某個部分想表達的意思等等。
2、比較評論——如對同一系列的作品做比較、對相同題材或情結作比較等。
3、單一作品的綜合性評論——顧名思義,就是對一部完整作品做綜合討論的意思。
4、AC文化評論——不包含遊戲類的動漫文化探討。
5、技術類評論——如對作品的故事構成、音樂運用、細節表現、聲優等的分析評論。
6、背景知識分享與評論——如作者的故事、創作秘辛或源由等。
作出這些分類的目的是讓大家可以有個寫作方向,不過我沒有把握這樣的分類是不是恰當或者完整的,各位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作更正。一方面,也許這樣的分類也可以作為部落格文章分類的項目名稱。
然後必須注意的是,我們不打算分享資訊,例如介紹這個月有什麼新動畫,或者介紹某部作品在說什麼,這種東西可以輕易被任何愛好者挖掘,並且自己看了就會知道,我們不必大費周章PO這種主題(上述第六點算是一個例外,但雖然那可能會是資訊分享,還是有相當程度不普遍為人所知)。不過,在做任何評論時,基本的故事架構可能會需要先寫出來,你必須考量到也許有人沒看過你要評論的這部作品,但這完全看寫評論的人的想法,其實不寫也沒關係(要寫到什麼程度也都是自己的自由)。
我們甚至可以設定年度或半年度、季節性的主題,例如今年的主題也許是先寫關於台灣動漫創作委靡不振的分析,然後大家去想、去找相關的資料,找時間寫個幾篇發佈這樣。這算是額外的活動,也讓每個成員能有個共同主題互動的機會。
另外我還有個意見是,我們不要寫以某一集或某一話為主題的評論,因為如果這樣寫,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每一集、每一話都要分析評論,若突然心血來潮對某一集或某一話想寫評論時,請換個標題,不要牽涉到集數或話數。
除了上述這些關於動漫評論的看法以外,關於四、五格漫畫,大致上就是大家畫個自己想用的「頭像」;目前成員有四個人,四、五格漫畫原則上就以這四個人的故事為主(也就是仍然可以搞獨角戲,或者畫其他角色到故事裡),大家各自在畫這四個人物時,起碼「頭(臉)」的部分必須畫得像(但畫風仍然可以改),剩下的就自己構成。
最後,我把前面工作重述並將其餘工作列舉出來。首先是關於動漫評論的概觀,各位有什麼看法或歧議,或想補充些什麼,可以直接回覆提出,我們再做進一步的討論。其次是,四、五格創作的計畫確認,沒疑問之後,大家就開始準備設計自己的頭像(黑白、漫畫式、原創;不過若畫成四、五格後要黑白或彩色是自己的自由囉)。第三,將部落格的名稱作決定,目前初步設定是「巴豆吃它」,這個名稱來自於BuDust的諧音,「巴豆」本身也有「肚子」台語的意思,如下圖意示圖:
至於部落格平台,原則上用的是GOOGLE的BLOGGER,目前是已經建立了名稱為BuDust的帳號,因為是剛建立的,所以名稱還能再改;這部份就是包含平台的中文名稱、帳號名稱(跟網址有關)的設定,希望大家提供意見(另外說明的是,這是我們四個人的獨立組織,不會跟裏想箱掛勾,你目前看到裏想箱裡的這個版塊「巴豆吃它窩」,是未來會隱藏起來作為我們自己行政上討論的空間而已)。第四點,我們也需要一個響亮的口號,這可以作為未來宣傳用的文字,好比「全世界御宅族囧起來」之類。
第五點,關於我們需不需要特別徵稿,或者該不該轉貼別人的文章?這部份我目前沒有想法,各位可以想看看。第六點,希望大家可以說明一下自己擅長或想嘗試的評論方向或工作,這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的分工;然後另一方面,若有「熟識」對動漫評論工作有興趣的人,可以拉他進來一起經營,不熟識者我們可能採取徵稿或者一陣子的互動後再作決定,因為這關係到合作上某些細節的問題。
最後一點,則是關於我們LOGO的設計,這包含網誌的介面大圖,以及連結用、宣傳用的小圖等等,大家對動漫評論這個主題,或者對我們的團體或部落格名稱有什麼聯想圖像的好點子,都可以提出來,甚至畫出來。
各位看完後,請用回覆簽到一下(必須先註冊成論壇會員),可以的話也分享一下初步的意見;文章可以慢慢消化,我們至少有一、兩個禮拜以上的緩衝時間,請大家仔細思考,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任何形式的建議與提問;希望這個合作可以成功實行,期待各位的參與。(DUST,2009/03/07)
我無聊也畫了性轉版,不過肢體不理想到處都怪怪的,於2009/07/03。 |
—————
巴豆吃它勞動節吃到飽討論會
—會前議題統整—
討論會發起人|DUST
一、會議目的與流程
由我跟BuDu從事面對面的討論,根據設定之議題從事對話並做出初步結論;討論會結束後,我會將討論成果發佈到論壇上給其他成員閱讀,並期待進一步的對話與行動。
此次討論主要是釐清BuDu個人的企劃適應狀況與對目前進展的反應;一方面則是藉此嘗試找出突破目前困境的方法,以及面對現有企劃上的各式意見之處理。
二、討論細目
01、企劃整體概觀有無疑問;對成功運行後的基本想像。
概觀:部落格、動漫評論、以創作為主、四五格漫畫的支援。
02、推廣動漫目標的確立,此將影響未來評論的方向。
初步的目標:推廣動漫,以及平反偏見。
03、創作方向的釐清與探討。
BuDu與我,各自對動漫評論的性質、方向、文本作簡單的討論,瞭解自我能力與挖掘更多可嘗試的目標。
作法:詢問看動漫時的焦點與印象深刻的文本、喜歡的類型或實際作品。
04、自我學習的方法。
目前有的構想:多看(動漫)、多聽(評論)、多寫(創作)、學習英日語文。
細節上,就是掌握充足的資訊、成員間的分享機制(並瞭解各自的專長興趣)。
05、專題思考。
除了核心價值的專題(推廣動漫、作評論的用意、對御宅族文化的平反或探討等等),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向下手,包含永續的(好比永遠都可以有新番評論,或者永遠都能分析動漫市場與文化)、個案的(好比萌是什麼?特定的音樂專題,像是NT10提出的例子、時事上發生的動漫相關事件評析,像是看漫畫殺人之類)。
這項細目的討論主要還是在於核心價值專題上面,因為其他專題隨時都可以新增與變換,我們只要大致想一下即可。
06、團隊群體動力的思考。
這跟我們行動的積極度有關,好比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模式從事互動甚至督促;現在的論壇版塊會是一個未來內部互動的核心場所,在裡面從事政策上或評論上、資訊上的討論與分享;接著,我們需不需要開專題的討論會?如何更緊密地連結團員間的互動?起碼,一開始互相先留個MSN吧。
07、瑣碎事務與其他。
名稱問題、圖騰問題、部落格架設時點、確立每個人的意見、大家的第一篇評論、其他沒想到的。
三、筆記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UST,2009/05/01)
詭異故事的四格草稿,於2009/05/27。 |
—————
巴豆吃它勞動節吃到飽討論會
—會議記錄文—
前言
很高興我們從事了第一場面對面的討論會,讓許多議題細節能夠快速釐清與思考;這次BuDu跟我總共討論了五個多小時,除了原先規劃的議題外,也談了許多各式各樣關於動漫的話題,在此我主要還是將會議議題記錄撰寫出來,以供各位參考與回應。討論會的會前議題資料,詳見於此:http://dreambox.why3s.tw/viewthread.php?tid=713&extra=page%3D1。
企劃概觀、部落格建立
在概觀上我跟BuDu都是維持原始意見的,這包含我們對團隊工作的基本想像、從事創作的方法、發佈與討論平台、以評論為主四五格漫畫為輔。我們以部落格形式從事發展,而在論壇的討論版,將作為內部討論與資訊的支援。
目前我已經建立好新的部落格,並且發佈先前給各位參考的動漫評論文章作為測試,因應我跟BuDu的意見,放棄了原本「巴豆吃它」這個名稱,並且構思了幾種方案,在幾天前我以MSN跟各位成員確認後,決定改名為「極誤動匙(ANIMEVT)」,並且將描述語設定為「拌字動’s 漫動作」,今後也將以此名稱作為我們團隊的名子。
部落格位址:http://animevt.blogspot.com/。
部落格為三欄模式,今後將陸續於左兩欄掛上如留言版、最新回應、我們的簡介、外部連結、我們的LOGO、來訪名單、人數統計等資料,若對部落格樣式風格有異議,可以提出來討論,而原則上我們大概每年會更換一次風格。
另外,因為我對Blogspot操作與修改還稱不上熟悉,若有經驗的成員請多給予支援。而一方面,也許我們該構思我們可以用的LOGO了(掛在標題,或者作為連結圖),請大家撥空設計一下。
行動的目的與對象
這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影響著我們的撰文,以及對外宣傳、自我抱負的根基,當初的理念建構在推廣動漫以及次文化平反,而我們也在討論會上想出了新的突破意見,希望各位成員能仔細思考,評估這樣的目的是否妥適。
推廣動漫這點初衷是不變的,不過我們應該細分對象,原則上我粗略地將對象區分成三類:外行人、宅宅、專家。這三類人只是區別在於把動漫視為多重要的生活元素,名稱也只是基於分類方便,沒有特別的意思。我們必須思考,我們從事的推廣工作究竟是想影響誰?並且影響到什麼程度?與怎麼影響?原則上,我傾向於把前兩者設定為我們推廣的核心,至於對於專家的推廣,則是採取自由決定的。
這麼做的用意是,前兩者的為數龐大,而且我們成員都有能力做到基本的推廣工作,而不需要太專業的知識素養,當我們埋首於如何研究動漫發展與文化議題時,我們只是不斷地在消滅信心,並且無助於讓外行人與宅宅加入動漫世界與循序漸進步入更深領域的範疇;換言之,把太專業的題材拿來研究與介紹,除了吃力不討好,我們也很難有理想的回饋與推廣成果。當然,這不是說我們拒絕這方面的討論或創作,而是說,我們應該更在意如何對普羅大眾與宅宅們投注心力,讓他們得以深入與接觸不一樣的動漫世界。以及,當我們有能力從事專業的動漫研究時,也不吝創作分享,只是那可能不是團隊的首要工作。
團隊的目的(目標)會影響我們的共同創作題材,如上所述,如果成員對專業的評論有興趣,那就是個人自由的創作方向;這樣的區別實益在於,起碼於成員的創作信念上,主要在意的會是團隊目標:「如何讓外行人接觸動漫、如何讓宅宅除了娛樂以外還看到些其他的東西。」在這個目標之餘,也還是能依自己的興趣從事深入研究。
再者,則是平反的方面,就我個人意見,其實有點感覺老掉牙,平反動漫都是宅宅們經常有的共識,而且隨處可見也為時已久,這究竟還能做些什麼新的創舉實有疑慮;比起找議題平反,我覺得「發揚動漫」是個更好的概念,它也包含了當有人提出對動漫的質疑時,我們基於捍衛的理由而駁斥對方(轉攻為守),除此之外,「發揚動漫」也有更積極與陽光的意義,在於推廣、發掘新事物、帶領各種風潮。
因應目標的創作方向
上面兩個目的目前比較像是精神指標,具體作為尚有待建構;不過我目前有想到幾個點子,應該可以作為初步的發展工作。當然首要的,就是創作議題的挑選,以及論述上的深入淺出。
議題挑選方面,依據對象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好比面對外行人,討論《七龍珠》、《火影忍者》、《航海王》、《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等這些廣為人知或帶有童年意義的作品,會是比較容易引起注意的方法;面對宅宅,則可針對大家喜愛、反應熱烈的作品切入,好比《反叛的魯路修》、《EVA》、《涼宮春日的憂鬱》、《K-ON》等(我隨便舉的),或者,分析宅宅們評價動漫的基準,去探索受歡迎的片子的要素(例如強大的劇情或者萌)。
另外,動畫電影也是一個重要的評論方向,包含一些重要的特別篇;像是宮崎駿系列、國外的真人翻拍(之前的《七龍珠》,還有最新情報的《驚爆危機》)、近期的重要電影(《EVA 2.0》、《交響詩篇劇場版》)、柯南的電影版與特別番(與魯邦三世對決)、迪士尼的動畫等等。因為電影的量比較少,我們也許可以要求成員們至少要追新的動畫電影。
最後,新番的評論也許也是重要的,在初步的觀察上,大部分的宅宅比較熱衷於新作品(畢竟,在追的一定會看,但已經看過的卻不一定會回顧,或者鮮於追舊番);在這個方向上,掌握最前線的評價情報就很關鍵(像是逛口咪卡),宅宅們注意哪些環節、喜歡哪些人物有助於我們掌握作評論的核心。
BuDu與我的個人創作取向
這是確認大家的專長與興趣嘗試的議題,有助於未來合作上的分享,當然,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大家思索與掌握自己的能力,並且在心裡留個底,算是創作前的一種心理準備。
BuDu提過自己的評論將會著重於畫面技巧的呈現上,具體的例子像是東西方人物線條的差異(他提到,西方人物重視肌肉曲線與壯碩的體格;我的觀察則是,西方角色的表情特別誇張、豐富,這也許也跟輪廓深有關);在討論會中,我也問了BuDu其他評論的點子,以及一開始打算嘗試的題材,他提到會先從動漫發展開始談,包含日本動漫的起源、受西方的影響,以及持續至今的演進,算是一個頗龐大的題材。
我對這方面的題材沒什麼概念,可謂極為貧乏,不過BuDu還是跟我聊了一些早期動漫的發展狀況,以及一些批判性話題(像是,「誰屬於這時代的動漫大師?」、達文西的色彩心理學與對美的感覺)。
另外,BuDu也提到同人誌的題材,也許是透過親身嘗試、活動觀察,或者訪問知名創作者的從事研究觀察;BuDu把它設定為一個淺在的專題題材,不過執行上可能還有待規劃。
至於我的部分,主要應該還是劇情討論,像是作者的鋪梗、結局或開場設計、關鍵劇情、與現實生活對照之類,也許我也會碰一些比較通俗的文化研究題材,主要是以個人經驗、所見所聞出發;甚至有機會的話,我可能會處理令人尷尬的題材,像是御宅文化中的物化女性、著作權問題、戀童癖、獵奇、色情等等。
希望其他成員也提出一下自己的寫作取向,也許當我們合作專題時,可以就不同的角度切入創作。
專題的無限可能
原本我把專題拿來與團隊目標掛勾,想說目標是什麼,專題就只能是什麼;不過後來想想似乎沒有這種必要,我們只要有共同創作或討論的動機,哪怕是為了培養情感,或者碰共同喜歡的題材,甚至是督促接觸新事物,都可以納入專題的創作範疇。
專題創作大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月或季主題,然後各自寫各自的;再來是共同創作,透過討論而合寫成一篇專題文章,用的名義也許就變成組織名稱;最後是有討論,但是還是各自寫各自的,不過這也可能有分工的空間(如同我前一個主題結尾提到的)。以我個人來說我比較期望專題多是採取後兩者,因為這樣成員間會有互動,能增加一點團隊的凝聚感。當然,如果大家很忙的話,採取第一種形式也不是不行。
專題的討論目前原則上是在網路進行(也就是論壇版塊中),也許由專題發起人先拋出幾個問題與期望討論的方向或大體的內容,然後由其他成員積極回應,至於最後要以什麼形式創作(上段的三種類型),討論過程中應該隨時都能決定。另外,我們應該也可以構想大一點的專題(或者需要龐大討論量的專題),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間出來討論,我們都住宜蘭應該很方便。
除了創作以外的推廣行動
平常有事沒事我就會把好看的動畫推薦給朋友,特別是藉由MSN,比較迅速的方法是找無名小站的影片連結(無名的畫質好速度也算快),而有更新時會再傳一次;這個效果還算不賴,有效回應大概佔了一半人數。
不過須要注意的是推廣的作品,我發現有些作品雖然自己會喜歡,但是不見得是適合外行人的,也許像BuDu說的,那些有太多宅宅的語言與癖好,也許就無法讓外行人理解。
我們也許可以設置每個月的動漫推廣週,然後那週除了把作品介紹給別人以外,我們也能寫一下那些作品的推薦文發在部落格上作為介紹的輔助,當作被推廣者若喜歡該作品的延伸閱讀資料。而在推廣作品的選材上,大概以回合類型的動漫,以及已經連載完的動漫為佳,而連載中的優秀作品應該也可以嘗試。
最後,我們可以藉由分享經驗與反應,討論一下適合這種推廣動漫形式的作品性質,以作為未來在動漫推廣週選材的考量。以及除了前面所提,評論眾所熟知以及具有童年意義的作品來吸引外行人,我們也許可以找到更多的誘因來使他們接觸動漫。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哪些形式的推廣行動,我們還能再想。
其他細項與結語
最後提一下分享機制,我覺得這是成員間知識補足的重要管道,利用論壇討論版把各自所知的重要訊息或知識丟出來給大家參考,有助於大家撿到更多評論的素材,許多時候自己看到的資訊也許自己沒興趣,但搞不好其他人卻「很有感覺」;這點分享風氣是必須建立起來的。
希望各位把這篇文章儘量消化,字數雖然有點多,不過大致應該都是重要的;如果有看到哪裡看不懂,或者有任何意見與疑問或新的思考,都能以回覆提出,期待各位的進一步參與。(DUST,2009/05/06)
0 回應:
張貼留言
Blogger的留言系統,偶爾會暫緩顯示新增的留言,偶爾則會直接誤判為垃圾留言(這個功能還關不掉),甚至也有謠傳會直接就讓留言消失不見、從雲端扔掉。
所以請留言者留言時,務必「先行將留言內容複製備份」,以免失敗。我也會定期巡視後台的垃圾留言,把不該變成垃圾的留言重新恢復顯示。若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