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中二雜感——普通人才是廢物



《中二病也要談戀愛!》邁向結局的最後幾話,幾乎是讓我連飆髒話看過去的劇情,實在是太可惡、太無恥,悲憤的情緒遲遲難以平復,我還從沒看過如此令我惱怒的動畫情節,實在太可悲了,真想衝進去揍他們一頓!

中二哪裡不好了?!為什麼要破壞人們自然生成、而且還是因為社會脫離感、孤獨感、被剝奪了某些心靈依靠而產生的「自我主張」?根本是沒腦子的冷血廢物!!

人不都是這麼活過來的嗎?在現實裡過得充實、也就是那些現實充,面對的是什麼東西?人生的挫折與意外是怎麼挺起來的?自我洗腦不是?要有自信、有更爛的人在我旁邊、我很厲害我不會認輸不是?然後誰死掉了不也相信宗教的假想來自我安慰?這種主流裡的「想像」、「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主流的壓迫無所不在,還用著嚴肅的嘴臉自命清高地「指責」你:「這樣不行。」挖草泥馬都要高潮了。

怎麼面對自己的人生是每個人的獨特任務,誰也沒資格擅自去干涉破壞任何人的選擇,即便是親人或愛人也一樣;人跟人可以互動,從理解的前提下去影響別人、讓別人有自在的選擇權,而非一股腦地拿著主流社會模子硬是要人配合塞進去,給予的是一種壓迫、用極高的代價威脅迫使對方屈服,把雙方不和諧的責任通通推到那個「跟別人不太一樣」的人身上,這是霸凌、是欺侮、何止是沒禮貌更是人渣的表現。

你知道嗎?根本沒有所謂一個理想狀態是「大家都一樣、很好」的可能性,在一個群體裡,把那些與眾不同的人拿掉,永遠都還能在剩下的人裡面找到新的替死鬼;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現在的安穩,就是建立在「還好有那些人墊底還輪不到我」之上,你只是乘著主流之便利用著他們來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像你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去指責他們?或者更應該說,你怎麼可能無恥到這種程度,要他們為你們的群體和諧負起改善的責任?

當然,會這樣子沉默、會這樣子自命清高地把責任推到與眾不同的人身上,大多時候就是「無知」罷了,那些動畫中的角色當然也都是,在無知的情況下,有假想的痛苦(為什麼那個與眾不同的人會這樣呢?我好想改變、這種互動好痛苦啊)確實也嘗到一點不好的滋味,結果來說,對,這樣的人確實心地不壞、而且分享了一點苦難,但是干他(與眾不同的人)屁事?他幹嘛要跟無知的人共體時艱?請問他哪裡錯了?主流才是巨惡啊!無知的人他馬的是幫兇啊!

為什麼與眾不同的人需要為了這種主流腦補無知的蠢蛋負責而墮入更痛苦的深淵?事情有緩急輕重之分,是與眾不同的人本來就受到歧視還要被迫矯正受到的傷害嚴重?還是苦於改變那個與眾不同的摯愛的人、希望他不要受到歧視傷害、希望他不要讓自己難以溝通、希望他不要敗壞自己的面子,所受到的傷害嚴重?這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我希望看過這個片子的人都能學會一點思索結構問題的技能,個人責任、社群責任、主流、次文化、偏見歧視、衝突爭執、巨惡,每一種引發情緒的事情當然都有它的複雜度存在,但多想一點吧,不要只是看到個人,多去理解人的產生、你自己的產生,你怎麼擁有某種價值觀、你怎麼會有某些脫序或中規中矩的行為?人往往沒有自己想像中厲害,好像一個人的特質是可以由自己主導並且發芽成長,根本沒這回事,成長經驗的力道、社會文化的力道、熟悉人們的排擠與接納的力道,動漫文本有太多這樣子的例子,這不是幻想,是現實。

《中二病也要談戀愛!》是優秀的作品,而且結局的思想是令人敬佩的,對中二的態度處理得很漂亮(也因此我才會對裡面的「反派」氣成這樣),這部作品真的很棒。我本來想寫如往常一樣的正規評論,而且累積了一些討論素材,不過因為調性跟上面的文字差太多,有機會再另外寫出來吧。(DUST,2013/02/16)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如同《妖精的尾巴》壹陸柒那般



我三不五時會翻看過的動畫來看,片段地看或者從頭看,有時候會覺得有趣、有時候卻又覺得都知道劇情了看起來沒意思;偶爾也會發現,某些自己明顯比較喜歡的橋段,重看的時候卻比不起那些相對較不喜歡的橋段來得感興趣,這真是件奇怪的事。

接著,第一次看的那種未知的新鮮感所帶來的感受,跟重複看之後的不一樣的判斷,到底哪個「正確」呢?若是作為作品推薦的依據,那也許第一次看的感覺會比較適合,因為被推薦的人一定也是第一次看,但若直接談論「作品評價」,也就是「這個作品好看嗎?喜歡嗎?給幾分呢?」這種問題,好像就不容易做選擇了。

《妖精的尾巴》動畫版第167話是相當精彩的一話,而且這種精彩(至少對我來說)相當難以敘述,是一種王道作品會有的相當直觀的感動,我對「悲傷」有辦法敘述、對「正義」有辦法敘述、對「人心糾結」的複雜或黑暗有辦法敘述,但對於「幸福感」、「喜極而泣」、「快樂」、「High翻天」、「帥氣」這類感受,就敘述不太出來,不然就是沒把握可以精確地指涉它們,「這股悸動真的是感覺到帥嗎?」我會有這類疑惑。

這一話有強烈的舒暢感,至少表面而言,妖精尾巴公會在競技中一直沒有出色結果,處於墊底的情況很久,而艾爾莎以一挑百的驚人表現,以及卡娜亂開外掛打爆了魔力探測器,徹底平反了公會被看衰的觀感,過去的不甘心完全被沖掉,七年前最強公會的實力重新面世,有一種傳說重新復出的感覺。

但光是這樣,好像不足以特別一提,許多故事文本都會有類似的情節,但這一齣我印象卻特別深刻,以至於我這單一話前後還重複看了六、七遍之多(而且間隔還不遠),它也沒有出現我一開始說的那種,重複看而產生疲乏、不感興趣的情況。這有點奇怪,不是嗎?至少我覺得這很反常,我想搞清楚為什麼。

我試著去找真島浩原作漫畫的這個段落來看(我追《妖精的尾巴》的動畫到現在一、兩年,從沒看過原作漫畫),發現原作漫畫在這段的敘述完全感動不了我,動畫在這裡的故事填充了許多細節,打鬥的細節、旁觀者說話的細節、反映出艱困應戰的細節,都是漫畫版沒有的,漫畫版在艾爾莎宣戰以一對百之後幾個畫面就帶到勝利結果,相當快速簡略。

動畫描述艾爾莎之戰,優勢劣勢的畫面都有涉及,而且艾爾莎接連換裝征戰各種等級的魔獸過程,動畫的BGM用了整整三首曲子之多(還不包含在劣勢跟沒開打前醞釀的曲子),第二首的快速節奏呈現接二連三打鬥大量敵人的各個片段,以及第三首迎接勝利全場歡呼的轉折,尤其出色,這裡的音樂配得棒得沒話說,音樂與畫面的協調性相當好。

蕾比旁白式的側寫,重點地提示艾爾莎之戰的深刻意義:堅忍不拔努力向前,沒有大起大落、忽弱忽強的敘述,只有穩紮穩打、竭盡全力,也許這立下了一種妖精尾巴公會的精神象徵,而且由這位「妖精女王」作為這種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也算名符其實。

這大概是我覺得這段故事與眾不同的地方,它不只讓人感受到那股被看扁的不甘心被平反的爽快感、有傳說般加持的神聖公會力量,還呈現了一種扎實的精神、穩健實力,告訴人們不是光靠外掛或爆氣就能成就這樣子的妖精尾巴公會,實在精彩無比。(DUST,2013/02/14)